在市场经济中,企业犹如逆水行舟、背水作战,总经理蔡亮发曾反复强调“让干部没有安全感才是企业最大的安全”,增强员工干部的危机感是企业求生存、求发展的内在要求,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客观要求。压力出动力,危机感引发人的创造激情,联系到实际,当前富临运业集团正是“正风肃纪、强基固本”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的时候,企业的“危机”来自两个方面,一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发展危机,二是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危机,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企业内部的定位,更要明白员工的前途和企业的发展是休戚与共的。
(一)认清形势环境,传递危机意识
时刻心存危机感,珍惜工作就是成全自己,更是员工自身拓宽未来之路的最佳手段。不可否认,由于各方面的原因,在当前的员工干部中,求稳怕变的思想苗头有些抬头,有些干部和职工渐渐产生了不思进取的惰性心态,甚至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的旁观者心态,这值得大家引起十二分的重视。为此,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认清形势环境,明白企业在目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。
从外部形势而言,高铁、动车线路的持续开通,民航班次加密、票价平民化,私家车增量不断,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道路运输行业;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道路客运企业收益大幅下降、防疫投入成本增加,经营更是面临着巨大压力。就富临运业自身而言,转型升级困难重重,安全管理亟待优化,企业的经营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机。这些问题都必须向员工讲清楚,在感受到竞争的环境、氛围和企业面临的压力的同时,更要对转型升级工作的紧迫性有充分地认识,把危机意识、问题意识和主动意识贯穿到具体工作中。
(二)加强业绩考核,塑造危机氛围
要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,必须在员工干部中切实塑造起一种紧张的认真工作氛围,真正实现“干多干少不一样、干孬干好不一样”。所以,加强业绩考核,搞好员工评价,构建良好的奖优罚劣、优胜劣汰的管理运行机制,使员工在良性竞争的危机氛围中奋进前行,是十分必要、重要的。
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危机意识,增加员工干部工作的积极性,人力资源部将根据既定工作计划,引入专业管理能力测评工具,通过360°访谈的方式,对任期满一年的新任干部任期内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出具考评报告,为企业更好的识人用人提出建议。通过干部考评,加大干部危机意识,推进干部梯队人岗匹配工作进程,助力企业发展。同时,完善“岗位靠竞争、收入靠贡献”的竞争机制,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,一切通过竞争,使职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竞争,从而区分出优劣,优秀职工要向领导岗位、管理岗位和关键岗位上流动,从而优化企业素质。通过内部竞争使职工学会竞争的本领,培养居安思危的意识,使企业能以强劲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。
(三)加强竞争意识,实现压力向动力的转换
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、全员的竞争、多形式的竞争,竞争的内容涉及到企业各方面的工作,职工无论是在什么岗位、从事何种工作,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市场竞争,职工素质的高低、工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。企业的危机就是职工的危机,企业竞争失利,职工就得重新回到社会,寻求生活出路。因此,职工要树立以“企业生存为己任”的责任感和“我靠企业养活、企业靠我兴旺”的利益共同体观念,树立“生产围绕经营转,经营围绕安全转”的新观念,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贡献。
另一方面,企业与职工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,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和岗位工作,都不要抱一种侥幸心理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认为大家都这样得过且过,如此到头来,终有那么一天难逃被淘汰的命运。一个致力于不断发展创新的企业,有必要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干劲和热情,鼓励他们为之努力、为之奋斗,企业在加快内部改革的同时,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使之确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目标,构建自己的愿景,使他们在希翼与压力中努力学习,勤奋工作,不断进步。同时,对员工予以适时关注,并及时给予检查和评价,给没有达到预期的员工以危机和压力,实现压力向动力的转换。
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,没有忧患是最大的忧患。MicroSoft之所以全球称雄,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,比尔·盖茨的一句名言就是“大家离破产永远只有90天”。HUAWEI集团掌门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忧心忡忡地说:“HUAWEI已感到前途茫茫,找不到方向。”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始终常存危机感,始终保持“今天是起点”和“从零开始”的奋发意识,把握现在落实行动,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,为了今天,为了明天,珍惜好现在工作中的每一天。